行業資訊
2017-05-04 人的需求與城市空間的關系
人的需求是人的主觀與客觀相結合的產物。生存需要首先是源于人的生理需求,源于人的生存的客觀需要。人的需求是人在一定自然環境中產生的。這些自然的因素包括土地、陽光、空氣、水源等。自然環境決定和影響著人們的需要。同時,人的需求是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中...
閱讀全文2017-05-04 公共價值領域的物質功能內涵
城市建設環境首先是市民生活、生產的物質載體,整個社會的良性運行必須有一個機能完善的物質空間環境。建設環境是經由人的設計建造活動而產生的,因此建設環境具有人的主體化特征,這是建設環境與自然環境的本質區別。 建設環境的公共價值領域是社會公眾意愿...
閱讀全文2017-05-04 道路交通
城市道路交通環境不僅是重要的公共空間,而且涉及社會公眾能否公平享有可達性權利的建設環境。在小汽車使用對城市環境的強烈沖擊下,城市道路交通模式偏向于促進機動化,形成大街廓、寬馬路,中央隔離帶,對普通市民,尤其是弱勢群體造成公。 城市道路交通環...
閱讀全文2017-05-04 土地使用
土地使用是城市規劃與城市設計關注的核心問題,一切城市空間三維形態都基于土地使用的二維層面。土地使用性質(功能布局是否合理)、開發強度、交通流線組織,直接影響到城市運營的效率和城市環境質量,這與市民的公共利益休戚相關。土地的使用性質與開發強度...
閱讀全文2017-05-03 組成環境公共價值的五部分的意義
土地使用、道路交通、城市公共空間系統、城市公共意象與城市歷史文脈,作為建設環境公共價值領域系統的五個主要組成部分,對于滿足社會公眾的公關利益需求有各自不同層面的公共價值。 其中,土地使用對公眾的價值是根本和決定性的,不同的土地使用模式容納不...
閱讀全文2017-05-03 城市公共意象
林奇指出,清晰的城市是易于知覺和想象的城市,有著明確的限定,易于識別且具有清晰的知覺結構。在某種程度上,閱讀或理解某個城市因人而異,然而一個結構清晰的城市卻應當是人們能擁有共同意象的城市。城市設計的關注點之一正是這個共享的意象。林奇談到:似...
閱讀全文2017-05-03 城市歷史文脈
所謂文脈( context) -詞,原指文學中的上下文,在更廣泛的意義上,引申為一事物在時間或空間上與他事物的關系。城市建筑不是孤立存在的,總是處于一定空間脈絡,關聯于周邊的物質結構,若此種空間結構是具有特定歷史意義的,則可稱為歷史文脈。 ...
閱讀全文2017-05-03 城市公共空間
城市公共空間是城市公共生活最重要的場所,包括外部公共空間、內部公共空間和準公共空間。本書主要研究城市外部公共空閏,即建筑實體之間存在的開放空間體一城市居民進行公共交往活動的開放性場所。具體如街道、廣...
閱讀全文2017-05-02 “公共性”的論爭
現代社會究竟如何劃分公與私的界限?從問題史角度來看,公與私向來構成人類社會中相當核心的一組差異,無論在思想理論或行動實踐上都極富辯證意味,因此不少學者皆強調此一區分的不確定性或局限性(顧忠華,2000)。集體性( collectivity)...
閱讀全文2017-05-02 批判性的“公共領域”
公共領域的社會政治學理論試圖厘清社會生活中國家(政府)一社會一市場的關系,以批判性地建構市民社會為理論旨趣。德國社會學家哈貝馬斯于1962年出版的《公共領域的結構變遷》曾對公共領域深入論析。哈貝馬斯提出公共領域作為公共性具體實踐的場域,是公...
閱讀全文2017-05-02 “公共空間”的社會理論化
哈貝馬斯關于公共領域的觀念,不但是當代社會科學的經典理論,其對公共領域所使用的空間隱喻(metaphors),如希臘的Agora廣...
閱讀全文2017-05-02 建設環境公共價值領域系統
當前規劃界普遍認同建設環境的公共價值領域是城市設計的公共干預對象。本書欲研究城市設計實踐及其實效,有必要就城市設計的對象系統再次進行概念上的廓清,探討建設環境公共價值領域系統的要素、層次。 中鐵城際認為,建設環境公共價值領域既包含物質要素(...
閱讀全文2017-04-28 城市設計實踐的規范性作用
城市設計實踐以人的全面發展為核心價值目標,通過創造理想的物質環境與和諧的社會空間,營造高品質的建設環境公共價值領域,來滿足實現最廣泛社會公眾的集體求。 城市設計實踐的價值排序以及價值整合活動,使其結果盡可能符合公眾尺度的社會價值,這種價值排...
閱讀全文2017-04-28 建設環境的公共價值
價值是客體及其屬性在主體的實踐一認識活動中所形成的為主體服務的效果。在哲學范疇上,公共價值的價值關系的主體不是個體,而是某一特定范圍的群體(如多數社會成員),具有整體性、普遍性和層次性。作為價值關系客體的事物應同時滿足這一群體內多個人的物質...
閱讀全文2017-04-28 社會價值與個人價值的關系
會價值與個人價值相對應,其價值關系主體是社會系統本身。判斷某一社會現象、會行為是否符合社會價值,是以其對社會需求的滿足來判定、衡量的。 社會作為人的整,盡管并非是完全抽象的概念,但社會系統內顯著的多元化、異質分化,對社會需求的有效判準是困難...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