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海綿城市景觀設計應用技術研究
摘要:“綠道”作為城市道路空間中人文關懷的核心載體,如雨后春筍般在越來越多的城市中孕育而生。同樣作為當下最炙手可熱的“海綿城市”也在各個試點城市中積極開展。結合相關的工程方案,將海綿城市系統應用在綠道景觀設計中,通過植草溝,下凹式綠地等技術手段實現道路徑流控制和局部雨洪管理。使海綿城市和綠道景觀共生。
關鍵詞:海綿城市;景觀設計;應用技術
〇、引言
所謂海綿城市,就是充分發揮原始地形地貌對降雨的積存作用,充分發揮自然下墊面和生態本底對雨水的滲透作用,充分發揮植被、土壤、濕地等對水質的自然凈化作用,使城市像“海綿”一樣,對雨水具有吸收和釋放功能,能夠彈性地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在城市開發建設中,加強規劃建設管控,通過源頭減排、過程控制、系統治理,采取屋頂綠化、透水鋪裝、下凹式綠地、雨水收集利用設施等措施,使建筑與小區、道路與廣場、公園和綠地、水系等具備對雨水的吸納、蓄滯和緩釋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徑流,實現“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水體不黑臭、熱島有緩解”。
目前全國已有130多個城市制定了海綿城市建設方案。根據國務院常務會議有關部署,確定的目標核心是通過海綿城市建設,使70%的降雨就地消納和利用。圍繞這一目標確定的時間表是到2020年,20%的城市建成區達到這個要求。如果一個城市建成區有100平方公里的話,至少有20平方公里在2020年要達到這個要求;到2030年,80%的城市建成區要達到這個要求。
海綿城市的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不是單純地挖幾條水溝、建幾處景觀。首先要做好頂層設計,因城、因地而異;其次,在思想上,社會各界達成共識,認識建設的重要性、復雜性、艱巨性和挑戰性;最后,在技術和方法上創新,不能簡單地套用或復制某一固定模式。應從法律體系、財稅政策、管理機制、技術與產業體系、人才培養、公眾參與等環節綜合考慮實施。
一、研究目的
道路是城市主要的硬質場所,隨著社會的發展,汽車作為人們出行的主要工具,已經潛移默化成的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群體無意識行為,而為了適應越來越多的汽車通行,城市道路在近些年在規模和尺度上都發生了巨變,越來越多的硬質空間破壞了完整的水生態系統,阻斷水循環下滲,使得原本留在大地上富有生命的水體被冰冷的路面和管道無情的分割。以至于當極端暴雨來臨時,人類付出了代價,無處安放的雨水變得猙獰可怕,吞噬著人類的財產和家園,人類智慧和技術所集中的城市顯得不堪一擊。
當人們開始對災害恐懼和疑惑時,人們才逐漸認識到尊重自然,順應自然的重要性。[1]海綿城市便是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由俞孔堅老師及團隊研究和推廣,逐漸被大眾所接受和認識。但目前海綿城市建設還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局限性,人們過于功利的認識海綿城市,導致海綿城市建設過程中存在一定的誤區。應當結合區域環境及特質,因地制宜,合理利用雨水的滲、滯、蓄、凈、用、排等措施,有效改善雨洪壓力,緩解旱澇危機。
目前在城市道路中所應用到的海綿城市的技術主要集中在道路兩側的生態植草溝,采用了“灰+綠”的綜合模式,將雨水自然下滲和市政排水相結合,利用此雙保險模式,盡量確保地表徑流及時排走,減少城市內澇,這是該措施應用核心目標[2]。微觀審視該舉措,的確具有一定的時效和成效。從宏觀層面去審視,該措施僅是海綿城市應用的很小的技術措施,是完整的水生態系統理論和生態安全格局的宏觀框架下的小分支。但如果將這種措施在城市道路中有足夠的覆蓋率,并能結合兩側道路綠線內的景觀統一設計,將在城市中發揮巨大的生態效應,有效改善大面積硬質道路對生態系統造成的不利影響,使得地表雨水得以有效的利用和收集,發揮其應有的生態效應。
二、研究的思路與方法
當下對城市道路兩側慢行綠道景觀設計中,運用海綿城市技術的案例并不多,還沒有得到普及和推廣。歸因于海綿城市認識不充分,技術手段不成熟并且與地方交通差異化,綠道的推廣度有直接關系。大部分城市采用的道路布置方式主要仍以雙向X車道,兩側分機動車道設置,并沒有融入綠道系統。而在深圳、上海、廣州等沿海發達城市,綠道建設及推廣已有多年的歷程,保證機動車高速通行同時,確保市民出行的安全舒適,先進的綠道理念充分詮釋了“綠色出行、安全出行”的人文關懷,與為市民出行創造便利,安全的場所。[3]在此基礎上融合海綿城市技術,將形成海綿型的生態綠道,成為生態保衛戰中的“利器”。
本文以某項目項目為例,通過對海綿城市技術具體實施的景觀類型,對生態綠道的景觀設計方法進行研究。
三、對實際案例進行研究
三亞作為中國最南部的濱海旅游城市,是我國唯一一個“雙城、雙修“的試點城市,即將生態修復、生態修補:海綿城市、綜合管廊,為一體的城市發展策略。考慮其地處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區域,降水量充沛,不需要過多考慮蓄水及用水的因素。因此在該項目中,海綿城市主要主要從滯、滲、凈、排四方面入手。
根據道路板塊的分布,該項目海綿城市具體實施的景觀類型包括以下三類:
1、生態植草溝
將LID海綿城市的技術手段融合在方案中。首先布置在機動車兩側的生態草溝,通過機動車兩側的開放式道牙將地表徑流匯入到生態草溝,通過過濾和下滲,將地表雨水完全吸收,當降雨量超過草溝所容納雨水峰值時,多余的雨水將通過間斷分布的溢流口排入雨水管網中,從而使得徑流控制最大化。
2、下沉式綠地
在濱海大道兩側綠道內間斷布局了濕地水泡群,每個組團分布著3-6個下凹水泡,每個群組內的水泡之間通過池壁預留槽相連通,通過豎向高差來控制凹地內的水量,降雨量平穩情況下,雨水在各自水泡內滯留。當臺風暴雨等特殊天氣來臨時,池塘內匯水面整體抬高,雨水由淺水泡留滯在深水泡中,在深水泡內形成小的水塘景觀,多余的雨水將通過深水泡中設置的溢流口排入雨水管網中。
此外,在草溝和下沉綠地內側種植當地鄉土水生植物,不僅控制了養護成本,還營造出良好的生境。
3、透水路面
除了下滲綠地空間外,還將人活動的戶外空間的鋪裝設計為透水性鋪裝,包括了透水磚鋪裝和透水混凝土兩種模式,分別應用在人行道鋪裝和自行車道中。通過透水性面層和透水基層的處理手法,避免雨天路面過多積水,為人的出行提供舒適的空間。
四、結論與展望
傳統慢行綠道框架基礎上,結合以上所述海綿城市系統,利用水的自然屬性,充分發揮水生態系統的生態效應,使得物種之間得以和諧共生,并改善局部空間的小氣候,減少城市內澇,控制汽車碳排放,從而營造出生態優美的良好“生境”,使得綠道景觀不僅是服務于城市交通和城市道路的功能需要和綠化需求,而成為生態保衛戰的主力軍,使綠道景觀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生態綠道”。
關鍵詞:海綿城市;景觀設計;應用技術
〇、引言
所謂海綿城市,就是充分發揮原始地形地貌對降雨的積存作用,充分發揮自然下墊面和生態本底對雨水的滲透作用,充分發揮植被、土壤、濕地等對水質的自然凈化作用,使城市像“海綿”一樣,對雨水具有吸收和釋放功能,能夠彈性地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在城市開發建設中,加強規劃建設管控,通過源頭減排、過程控制、系統治理,采取屋頂綠化、透水鋪裝、下凹式綠地、雨水收集利用設施等措施,使建筑與小區、道路與廣場、公園和綠地、水系等具備對雨水的吸納、蓄滯和緩釋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徑流,實現“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水體不黑臭、熱島有緩解”。
目前全國已有130多個城市制定了海綿城市建設方案。根據國務院常務會議有關部署,確定的目標核心是通過海綿城市建設,使70%的降雨就地消納和利用。圍繞這一目標確定的時間表是到2020年,20%的城市建成區達到這個要求。如果一個城市建成區有100平方公里的話,至少有20平方公里在2020年要達到這個要求;到2030年,80%的城市建成區要達到這個要求。
海綿城市的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不是單純地挖幾條水溝、建幾處景觀。首先要做好頂層設計,因城、因地而異;其次,在思想上,社會各界達成共識,認識建設的重要性、復雜性、艱巨性和挑戰性;最后,在技術和方法上創新,不能簡單地套用或復制某一固定模式。應從法律體系、財稅政策、管理機制、技術與產業體系、人才培養、公眾參與等環節綜合考慮實施。
一、研究目的
道路是城市主要的硬質場所,隨著社會的發展,汽車作為人們出行的主要工具,已經潛移默化成的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群體無意識行為,而為了適應越來越多的汽車通行,城市道路在近些年在規模和尺度上都發生了巨變,越來越多的硬質空間破壞了完整的水生態系統,阻斷水循環下滲,使得原本留在大地上富有生命的水體被冰冷的路面和管道無情的分割。以至于當極端暴雨來臨時,人類付出了代價,無處安放的雨水變得猙獰可怕,吞噬著人類的財產和家園,人類智慧和技術所集中的城市顯得不堪一擊。
當人們開始對災害恐懼和疑惑時,人們才逐漸認識到尊重自然,順應自然的重要性。[1]海綿城市便是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由俞孔堅老師及團隊研究和推廣,逐漸被大眾所接受和認識。但目前海綿城市建設還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局限性,人們過于功利的認識海綿城市,導致海綿城市建設過程中存在一定的誤區。應當結合區域環境及特質,因地制宜,合理利用雨水的滲、滯、蓄、凈、用、排等措施,有效改善雨洪壓力,緩解旱澇危機。
目前在城市道路中所應用到的海綿城市的技術主要集中在道路兩側的生態植草溝,采用了“灰+綠”的綜合模式,將雨水自然下滲和市政排水相結合,利用此雙保險模式,盡量確保地表徑流及時排走,減少城市內澇,這是該措施應用核心目標[2]。微觀審視該舉措,的確具有一定的時效和成效。從宏觀層面去審視,該措施僅是海綿城市應用的很小的技術措施,是完整的水生態系統理論和生態安全格局的宏觀框架下的小分支。但如果將這種措施在城市道路中有足夠的覆蓋率,并能結合兩側道路綠線內的景觀統一設計,將在城市中發揮巨大的生態效應,有效改善大面積硬質道路對生態系統造成的不利影響,使得地表雨水得以有效的利用和收集,發揮其應有的生態效應。
二、研究的思路與方法
當下對城市道路兩側慢行綠道景觀設計中,運用海綿城市技術的案例并不多,還沒有得到普及和推廣。歸因于海綿城市認識不充分,技術手段不成熟并且與地方交通差異化,綠道的推廣度有直接關系。大部分城市采用的道路布置方式主要仍以雙向X車道,兩側分機動車道設置,并沒有融入綠道系統。而在深圳、上海、廣州等沿海發達城市,綠道建設及推廣已有多年的歷程,保證機動車高速通行同時,確保市民出行的安全舒適,先進的綠道理念充分詮釋了“綠色出行、安全出行”的人文關懷,與為市民出行創造便利,安全的場所。[3]在此基礎上融合海綿城市技術,將形成海綿型的生態綠道,成為生態保衛戰中的“利器”。
本文以某項目項目為例,通過對海綿城市技術具體實施的景觀類型,對生態綠道的景觀設計方法進行研究。
三、對實際案例進行研究
三亞作為中國最南部的濱海旅游城市,是我國唯一一個“雙城、雙修“的試點城市,即將生態修復、生態修補:海綿城市、綜合管廊,為一體的城市發展策略。考慮其地處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區域,降水量充沛,不需要過多考慮蓄水及用水的因素。因此在該項目中,海綿城市主要主要從滯、滲、凈、排四方面入手。
根據道路板塊的分布,該項目海綿城市具體實施的景觀類型包括以下三類:
1、生態植草溝
將LID海綿城市的技術手段融合在方案中。首先布置在機動車兩側的生態草溝,通過機動車兩側的開放式道牙將地表徑流匯入到生態草溝,通過過濾和下滲,將地表雨水完全吸收,當降雨量超過草溝所容納雨水峰值時,多余的雨水將通過間斷分布的溢流口排入雨水管網中,從而使得徑流控制最大化。
2、下沉式綠地
在濱海大道兩側綠道內間斷布局了濕地水泡群,每個組團分布著3-6個下凹水泡,每個群組內的水泡之間通過池壁預留槽相連通,通過豎向高差來控制凹地內的水量,降雨量平穩情況下,雨水在各自水泡內滯留。當臺風暴雨等特殊天氣來臨時,池塘內匯水面整體抬高,雨水由淺水泡留滯在深水泡中,在深水泡內形成小的水塘景觀,多余的雨水將通過深水泡中設置的溢流口排入雨水管網中。
此外,在草溝和下沉綠地內側種植當地鄉土水生植物,不僅控制了養護成本,還營造出良好的生境。
3、透水路面
除了下滲綠地空間外,還將人活動的戶外空間的鋪裝設計為透水性鋪裝,包括了透水磚鋪裝和透水混凝土兩種模式,分別應用在人行道鋪裝和自行車道中。通過透水性面層和透水基層的處理手法,避免雨天路面過多積水,為人的出行提供舒適的空間。
四、結論與展望
傳統慢行綠道框架基礎上,結合以上所述海綿城市系統,利用水的自然屬性,充分發揮水生態系統的生態效應,使得物種之間得以和諧共生,并改善局部空間的小氣候,減少城市內澇,控制汽車碳排放,從而營造出生態優美的良好“生境”,使得綠道景觀不僅是服務于城市交通和城市道路的功能需要和綠化需求,而成為生態保衛戰的主力軍,使綠道景觀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生態綠道”。
更多相關信息 還可關注中鐵城際公眾號矩陣 掃一掃下方二維碼即可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