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廣州城市更新重磅規劃通過,推動低效存量土地的盤活再利用
10月24日,《廣州市城市更新專項規劃(2021-2035年)》《廣州市城中村改造專項規劃(2021-2035年)》(下稱“《專項規劃》”)經第四屆廣州市規劃委員會地區規劃專業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其中提出,至2035年累計推進城市更新約300平方公里(含城中村改造155平方公里),通過微改造、混合改造、全面改造多種方式并舉,推動低效存量土地的盤活再利用。
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表示,《專項規劃》順利審議通過標志著廣州市城市更新、城中村改造工作在規劃統籌引領、土地要素保障、價值導向轉變、政策制度創新、管理機制完善等多個方面邁上了一個新臺階,成為指導廣州市面向2035年城市更新、城中村改造工作的重要綱領性規劃。
分區分類落實城市戰略
城市更新、城中村改造專項規劃是廣州市對存量空間的重構,是存量土地時代國土空間規劃體系的重要專項規劃,向上銜接《廣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落實城市戰略目標、國土空間格局、規劃分區、重大基礎設施等,提出城市更新、城中村改造的目標、規模、分區分類分步策略,向下傳導城市發展戰略意圖,積極穩步引導城市更新、城中村改造,在全面支撐“制造業立市”、協同促進歷史生態保護、強化公共基礎設施供給、構建現代化國際化大都市、推動項目落地實施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為實現對城市發展藍圖的有效傳導,《專項規劃》銜接“南建面海新城、北筑產業極點、東立綜合門戶、西聯廣佛同城、統籌山城灣海、貫通功能走廊、壯大合作腹地、強化灣區核心”的發展策略,明確城市更新重點區域,實施差異化更新策略。基于市域總體空間格局,劃分一、二級城市更新區域,提出更新導向,持續優化城市結構,整體推動區域高品質發展。
分步有序推進城市更新
《專項規劃》統籌新增用地與存量用地資源配置,規劃至2025年,累計推進城市更新約130平方公里(含城中村改造70平方公里);至2030年,累計推進城市更新約230平方公里(含城中村改造120平方公里);至2035年累計推進城市更新約300平方公里(含城中村改造155平方公里),通過微改造、混合改造、全面改造多種方式并舉,推動低效存量土地的盤活再利用。
分步推進城中村改造示意圖
《專項規劃》明確項目正負面清單,優先推進涉及“十四五”規劃近期發展重點、歷史文化保護、戰略發展區域、重點功能片區、樞紐門戶、交通干道等的城市更新項目,定時間表、路線圖,按2025、2030、2035年度明確項目推進時序安排,避免短時間內大拆大建和“運動式”更新。對不符合“三區三線”、歷史文化保護、城市環境總體規劃等相關規劃,或是大范圍涉及生態廊道、可能導致“田中城”等情況的城市更新項目,原則上不列為全面改造項目。
《專項規劃》明確至2035年擬推進的舊村莊舊城鎮全面改造與混合改造項目291個。其中:舊村莊全面改造項目252個(含城中村項目150個)、舊村莊混合改造項目24個(含城中村項目15個),“拆、治、興”并舉推動改造;舊城混合改造項目15個,綜合運用“留、改、拆”方式推進。鼓勵未納入全面改造和混合改造的舊村莊(城中村)以及老舊城區推進微改造,鼓勵城鎮開發邊界以外地區推進鄉村整治提升。
全市城市更新規模分解示意圖
全面支撐“制造業立市”
《專項規劃》結合工業產業區塊管理優化存量產業空間布局,推動存量工業用地集聚化、園區化發展。鼓勵低效產業用地、老舊廠房、村鎮工業集聚區等存量資源更新改造,釋放存量資源形成新空間供給,為新動能新產業留足空間,實現產業和空間“雙轉型”。
村鎮工業集聚區作為全市存量用地的重要類型,其更新改造對于保障全市產業空間供給、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專項規劃》提出,至2025年擬推進村鎮工業集聚區項目206個、總用地面積約18平方公里。其中,采取政府收儲約189公頃,單獨改造約723公頃,納入舊村改造約311公頃,微改造約565公頃,淘汰關停約10公頃。選取3-5批村鎮工業集聚區試點項目,打造超過20個村鎮工業集聚區試點園區,形成示范效應。
協同促進歷史生態保護
《專項規劃》堅持歷史文化保護優先,積極保護廣州歷史城區,延續城市傳統中軸線和傳統街巷風貌。保護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風貌區,以“繡花功夫”促進活化利用。加強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和傳統村落保護,保持建筑、村落以及周邊環境的整體空間形態和內在關系,在風格、色彩、體量、高度和空間環境等方面實現新舊融合。保護古樹名木及其后續資源,不破壞地形地貌,不伐移老樹和有鄉土特點的現有樹木。
《專項規劃》堅持生態文明理念,提出城市更新要順應市域山水格局,保護山體、水系等自然生態環境。推進國土生態修復與環境治理,有序退出位于城市山體森林、水系濕地和耕地資源周邊保護地區內的低效存量用地,因地制宜采用拆違建綠、留白增綠等方式,實現綠色生態發展,推動宜居生態環境改善。
強化公共基礎設施供給
《專項規劃》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思想理念,聚焦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身體健康和“急難愁盼”等問題,通過城市更新補齊教育、醫療、養老、環衛等公共基礎設施短板,促進公共服務均等化,打造有溫度的城市。統籌考慮周邊業態、居住人口、職住平衡、租金承受能力等情況,規范保障性住房和人才公寓等政策性住房和中小戶型租賃住房配置,豐富房源戶型、增加套數供應,助力完善住房保障。
探索房票安置政策機制
《專項規劃》建立“單元+地塊”詳細規劃分層編制和分級審批管控體系,探索完善規劃管理機制體制。用好用足城市更新土地政策,探索通過整合歸宗、置換收購、儲改結合等多種組合方式實施連片更新。強化國土空間規劃用地管理,增存聯動,以增量撬動存量,多途徑解決城市更新中用地指標缺口問題。堅持有為政府、有效市場,切實發揮政府在改造中的主導作用,強化對土地開發一級市場的管理。提出優化成本核算與征拆標準,探索房票安置政策機制,拓寬城中村改造資金支持渠道等策略,破解城中村改造難題,提升改造效率。
文、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杜娟 通訊員:穗規資宣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張影
更多相關信息 還可關注中鐵城際公眾號矩陣 掃一掃下方二維碼即可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