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道路結構層,什么是路面、路基、路床、路堤、路塹,有什么區別?
道路結構層,路面、路基、路床、路堤、路塹之間的區別
道路各結構層示意圖
道路結構層
從廣義上講,道路結構層分為路基和路面工程;路面結構由:面層(面層又分為上面層或表面層、中面層、下面層或底面層)、基層和墊層(墊層根據需要設置)組成。
從廣義上講,道路結構層分為路基和路面工程;路面結構由:面層(面層又分為上面層或表面層、中面層、下面層或底面層)、基層和墊層(墊層根據需要設置)組成。
路基:是路面的基礎,它承受著本身巖土自重和路面重量,以及由路面傳遞而來的行車荷載,是公路的承重主體。路基按斷面形式分為(路堤:原地面以上的填方路基,路塹:原地面以下的挖方路基;和半填半挖;)
路床:是路面的基礎,是指路面結構層底面以下80cm范圍內的路基部分,承受由路面傳來荷載。在結構上分為上路床(0~30cm)及下路床(30~80cm)兩層(詳見上圖)。
挖方路基路床:指的結構層以下,需換填碾壓部分,路塹應該是超挖,先鋪筑路床,再鋪筑路面;
路面直接鋪設在路床上。因此,對路床,特別是上路床的土質、粒徑、壓實度都有嚴格要求,必須均勻、密實、強度高,不得有松散和軟彈現象。挖方路基的路床,必須平整、密實,用重型壓路機壓實至規定的壓實強度。為了確保路面各結構層厚度均勻和排水需要,路床表面必須做成與路面一致的路拱橫坡度。
路堤:是高于原地面的填方路基,其作用是支承路床和路面。
路床以下的路堤分上、下兩層:
上路堤:路面底面以下80~150cm范圍內的填方部分。
下路堤:上路堤以下的填方部分。
路塹:是指全部由原地面開挖而成的路基。路塹開挖后破壞了原地層的天然平衡狀態,其穩定性主要取決于地質與水文條件,以及邊坡深度和邊坡坡度。路堤是指填方段的道路路基。和路塹是相對的。
路基填方材料最小強度和最大粒徑表 表5.1.5
注:①二級及二級以下公路作高級路面時,應按高速公路及一級公路的規定;
②表列強度按《公路土試驗規程》,對試樣浸水96h的CBR試驗方法測定;
③黃土、膨脹土及鹽漬土的填實強度,分別按各章的規定辦理。
路 肩 指的是位于車行道外緣至路基邊緣,具有一定寬度的帶狀部分(包括硬路肩與土路肩),為保持車行道的功能和臨時停車使用,并作為路面的橫向支承。
(1)路肩的作用
路肩是位于行車道外緣至路基邊緣、具有一定寬度的帶狀結構部分,包括硬路肩和土路肩。路肩的主要作用有:
①保護行車道等主要結構的穩定;
②為發生機械故障或遇到緊急情況的車輛需要臨時停車提供位置;
③提供側向余寬,有利于安全,增加舒適感;
④可供行人、自行車通行;
⑤為設置路上設施提供位置;
⑥作為養護操作的工作場地;
⑦在不損壞公路構造的前提下,也可作為埋設地下設施的位置;
⑧改善挖方路段的彎道視距,增進交通安全;
⑨使雨水能夠在遠離行車道的位置排放,減少行車道雨水滲透,減少路面損壞。
更多相關信息 還可關注中鐵城際公眾號矩陣 掃一掃下方二維碼即可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