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水環境治理如何攻堅“質”勝?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中國,作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水資源分布不均勻,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4,屬于缺水國家。而且,隨著經濟發展和城鎮化、工業化推進,我國水資源的利用和保護更是面臨巨大考驗。
7月26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曲久輝走進《中國經濟大講堂》從多方面深度解讀了如何有效治理水環境、保障水安全。凈水小編整理后將分三期呈現給大家。
水 是生命之源
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一環,近年來,中央和各級政府大力整治水環境,成效顯著。截至2019年,我國地表水的優良率上升到74.9%,農村自來水普及率提高到82%,城市黑臭水體治愈率達到86.7%,長江流域基本消除了劣五類水質,國內污水處理能力達到發達國家水平。
然而,當前我國水資源保護形勢依然嚴峻。農村飲用水質量還需進一步提高,湖泊富營養化問題依然突出,全國主要流域水體污染依然存在,各種污染物對生態安全和人體健康的潛在風險不容忽視。水生態修復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大課題。
飲用水安全達標標準
中國的飲用水標準在2006年的時候由原來的35項變成了106項。美國是98項、日本是77項、歐盟則是56項。從指標的數量上來說,中國是遠遠高于其它發達國家的。農村在2010年的時候自來水的普及率只有60%,現在已經達到了82%。大家看到這樣的一個數字實際上是很簡單的,但是如果做到或者實現這樣的一個數字,那是非常地艱難。
這些年來中央特別重視農村飲用水的事情,使農村飲用水的質量在改善的道路上不斷地向前。現在在江蘇實現了城鄉一體化供水,如果將來一些有條件的地方能真正實現城鄉一體化供水的話,那中國飲用水特別是農村飲用水的質量就會得到更多的保證。
我國的水環境到底怎么樣呢?
目前
我國水環境總體是越來越好
想要有好的飲用水就必須有好的水源
有好的水源就必須有好的水環境
那中國的水環境質量到底怎么樣呢?
我們先來看看全國的地表水的環境質量。2019年我國地表水的優良率已經達到了74.9%,這個數字比上一年提高了3.9%。
事實上中國的水環境質量不僅僅是在總體的地表水質量上,它在重點流域的水環境質量上也在明顯地改善。再來看七大流域包括浙閩河流以及西南諸河和西北諸河水環境質量都在明顯改善,特別是長江,長江已經基本消除劣V類,而珠江也在逐漸地變好,其它的流域水質也在逐漸地提高。
長江水質變好了嗎?
是的
這是一個綜合治理的結果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不搞大開發、共抓大保護,這是一種戰略,也是對長江治理的定位。這樣的一個戰略思想,加上之后采取的很多綜合措施,被稱做長江治理組合拳。其中出臺了長江治理規劃,同時制定了長江一些新的水質標準,特別是地方政府出臺了300多項治理的規劃。
長江流域很多工業是依江而建的,工業污染源一直是長江保護的重要問題,所以在長江大保護當中就重點抓了工業源。通過建工業園區來提高清潔生產和循環經濟的水平,使長江的一些化工廠,包括采礦、造紙、冶金等等這樣的一些行業改變了原來的工藝,提高了清潔生產的水平,同時在長江流域抓面源污染控制,進行農村污水治理,養殖廢水治理和養殖廢物排放的限制,減少和優化農藥和化肥的使用,也就是說長江的治理實際上從上下游、左右岸和干支流進行同時治理,這樣大家才看到了今天長江水質的改善。
水體黑臭還有嗎?
消失了
在2015年發布“水十條”以后,2017年就開始了對黑臭河道的全面治理,治理成效非常地顯著。295座地級城市、2899條黑臭河流現在已經剩下389條,治愈率已經達到了86.6%。大家可以看到原來很多的黑臭河流現在消失了,原來破爛不堪的岸現在變得整潔了。
我國污水處理廠的處理能力如何?
突飛猛進
截至2009年,中國污水處理廠的處理能力是每天1億立方米。到了2019年,變為每天2億立方米。10年間污水處理廠的能力翻了一番。水污染控制帶來的巨大經濟效益,特別突出地體現在2015年實行“水十條”,它實施以后帶動整個中國環保產業發展突飛猛進。
這張圖顯示出在2015年以后涉及到水污染治理行業的規模逐漸地增加,2014年時是2500億元,2015年則變成2950億元,2017年達到4000億。從2500億元到4000億元是跨越式的發展,按照現在的估計如果完成“水十條”的話會帶動社會投資4.7萬億元,而能夠帶動環保產業增長是1.9萬億元,這個數字表明環境治理它不是一個僅花錢不掙錢的事情,它還能帶動社會經濟快速和高質量發展。
水環境治理具有獨特優勢嗎?
有的
制度優勢
2016年12月,“河長制”推出后,從此每一條河流都了河長,每一個湖泊都有了湖長,目前有30多萬個河長。湖長和河長,把每一條河(湖)都管起來并承擔著具體的責任,同時多效并舉還采取了相應的法律、政策、規劃、排污許可證等等嚴格和有序的管理措施。
嘉賓介紹:曲久輝,男,1957年10月出生于吉林農安。清華大學環境學院特聘教授,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200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2014年當選國際水協(IWA)杰出會士(Distinguished Fellow);2015年受聘為桂林理工大學榮譽校長;2018年當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2019年當選美國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現兼任中華環保聯合會副主席、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環保產業協會副會長、中國水資源戰略研究會副理事長、《環境科學學報》主編等職。主要從事水質科學、技術和工程應用研究。研究的重點方向包括:
①飲用水安全保障。涉及飲用水水質的全過程風險控制問題,提出并特別關注“標準與效應協同控制”新理論和新工藝。
②水質凈化與能量轉化。涉及水中污染物去除與產能同步的原理、方法、材料、反應器與應用問題,重點關注以電子轉移為主要機制的污染物產能的物理化學與電化學理論和方法。
③水處理過程。涉及絮凝、吸附、膜分離、電化學等方法,提出并努力探索物理-化學耦合的微場構造及水處理顛覆性技術創新。
④流域水污染控制與生態修復。涉及天然水體的水質變化規律、復合污染及生態安全問題,提出并深入研究以物質流為主線的“生態通量”與過程調控機制。
曲久輝院士發表SCI收錄論文300余篇,出版學術專著3部,獲中國和國際授權發明專利80余項;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何梁何利獎(個人)1項、省部級科學技術一等獎4項、中國專利優秀獎1項、國際獎2項。
更多相關信息 還可關注中鐵城際公眾號矩陣 掃一掃下方二維碼即可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