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高速公路景觀設計的原則和策略
高速公路建設應加強對沿線生態景觀的維護和利用,保護原有自然生態系統其可持續的、穩定的、發展的態勢。以實現可持續發展,造福當代、澤及后世的目標。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下高速公路景觀設計的原則和策略!
1.高度公路景觀規劃設計原則
1.1 功能性原則
高速公路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作為運輸通道,運輸物資。高速公路是供車輛行駛的,因而進行高速公路景觀設計,公路的功能性原則應放在首位。要充分考慮高速公路的特點,以滿足公路交通安全和交通功能為首要宗旨,在滿足 交通功能的前提下,考慮公路的景觀效應,切不可舍本逐末,為了景觀而景觀。
1.2 生態保護原則
大量的事實和教訓告訴我們,只有對生態資源進行持續的維護和利用,旅游公路及旅游業才有發展前途。特別是川西許多生態脆弱地區,生態之路是旅游公路建設的生命之路。
1.3 經濟適用原則
經濟適用原則主要包括:一方面,要求規劃設計人員。選線時,應在保護好生態系統的前提下,盡量考慮施工及交通的經濟合理性,如果兩者發生沖突時,盡可能將對生態系統的破壞降至最低。另一方面,合理學習和借鑒國內外高速公路修建的經驗和教訓,切實結合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力爭以最小的投入獲得最大的生態效益和景觀效果。
1.4 景觀及人性化原則
高速公路的設計首先是為了實現交通暢通與行駛安全的基本功能。設計人員在進行設計時,如何消除司乘人員心理上的壓抑感、緊張感及視覺上的阻擋、眩光等因素作為優先考慮條件。當然,在滿足這些基本條件的前提下,高速公路的景觀設計以及人性化設計,是作為設計人員必須考慮的。高速公路應給司乘人員提供了了解地區風貌的信息,讓人們能欣賞優美的沿途風光,為其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另外,還須為司乘人員修建符合人們生理、心理需求的構造物、服務設施、交通標志等。一條好的高速公路本身就是一道優美的人文景觀風景線。
2.高速公路景觀生態策略
隨著高速公路的不斷修建,應該盡可能從公路沿線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的自身特點出發,充分利用原有的自然景觀資源、發揮原有的優勢,注重強調地方特色。在首先滿足 交通功能的前提下,巧妙地結合當地的地形、地貌特征,進行一定的地形改造、景觀設計,從而加強沿線景觀效果,以達到自然、舒適和美觀的景觀生態道路。
2.1 與環境協調發展
在進行高速公路規劃時,對各種影響因素分類進行調查:可以簡單分為氣象、生物物種種類、沿線的城市規劃、居住人口等方面,盡可能掌握公路沿線的現狀及其環境現狀。選線時,對于線路的走向,與城鎮或者人們的聚居區域保持一定的距離,避免大規模的拆遷,保護水利設施,對沿線經過的大中城市,采取“遠而不疏,近而不進”的原則,并緊密結合它們的城市發展規劃及國土開發計劃。在規劃中應考慮不同的土地利用形態所產生的交通需求,通過協調交通與土地使用的'關系,降低敏感區域內的交通需求,減少污染。在規劃區內進行空間敏感性調查,按其生態環境劃分敏感區,并根據其保護價值確定敏感程度,繞過各區域的敏感度等級高的地區,從而避免對生態系統的過大影響。
高速公路主體設計與生態環保工程設計應該同時納入設計者的考慮范圍,應研究公路的動態環境,了解人們行車時的感受,以此來指導環境設計工作。在滿足線路設計基本功能與相關規范的前提條件下,調查路線線位和高程,注意沿線的地形、植被特征,改善構造物的結構和位置,保持原有土體的面層結構,盡量減少工程對環境的不良影響。
2.2 保護沿線的動植物和自然景觀
高速公路在修建工程中及通車后產生的廢氣、噪聲和垃圾等勢必影響和改變沿線動植物的生活環境,應該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補償。如現在常用的設置高架橋、隧道工程來減少對野生動物兩區交往的影響;對公路兩側因施工破壞了植被進行修復,恢復野生動物被破壞的生息場所,為野生動物提供新的生存空間,盡可能減少對野生動物生存空間的破壞。在高速公路的施工建設中,保護其原有的綠地、水源,維護原有地形的差異,特別是公路沿線的歷史遺址、名勝古跡及保護區,在設計和施工時,要做到將這些因素的影響減少到最低。公路的線形、收費站、服務區的建筑應與周圍的自然、人文環境相融合,盡量做到不留人為破壞的痕跡,減少對自然環境的破壞。
2.3 恢復公路沿線景觀
對于公路沿線景觀,根據不同的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色,進行相應的綠化,形成地域特色鮮明的“生態綠化帶”,以期達到綠化環境、保護路基、增加植被覆蓋率、減少水土流失的目的,這也是高速公路與環境協調發展的重要環節。公路沿線應該根據所處的自然環境,依照“適地種樹”的原則,選擇當地的適生植物進行綠化,從而體現地域特色。充分顯示地區的綠化景觀特征,使道路沿線的景觀生態融于當地環境之中。采用景觀生態學的方法,根據周圍環境的背景來恢復由于公路邊坡開挖時受破壞的植被,還其本來面目,形成高速公路沿線的賞心悅目的自然景觀生態系統。
更多相關信息 還可關注中鐵城際公眾號矩陣 掃一掃下方二維碼即可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