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植物修復污染土壤機理及園林綠化對策
1、植物修復污染土壤機理
污染土壤傳統的修復方法如排土填埋法、稀釋法、淋洗法等,成本高,易造成二次污染,對環境擾動大。植物修復是以植物忍耐和超量積累能某種或某些化學元素的理論為基礎,通過吸收、轉運并積累從而去除土壤中有害物質(包括放射性物質),被譽為一種經濟綠色擾動小非破壞型的修復方式。
(1)植物吸取。植物吸取是指利用金屬積累植物或超積累植物將土壤中的金屬吸收,富集并轉移到植物根部和地上莖葉,然后收割離地處理的過程,連續種植該植物,達到降低或去除土壤重金屬污染的目的。研究表明植物可以通過根部吸收石油烴,并將吸收的有機化合物不同程度地蓄積在植物的根和莖葉器官。
(2)植物降解。植物降解技術是利用植物體內產生的酶把污染物質降解為無毒或毒性低的產物,其修復途徑包括污染物質在植物體內轉化和分解及在植物根分泌物酶的作用下引起的降解。這一過程可以是通過植物根系分泌到土壤中的酶來催化、將污染物質吸收到植物體后再將解、植物通過向根際分泌氨基酸等低分子有機物而刺激微生物的大量繁殖、間接促進有機污染物的根際微生物降解等。
(3)植物穩定。利用耐重金屬植物或超累積植物降低重金屬的活性,從而減少重金屬被淋洗到地下水或通過空氣擴散進一步污染環境的可能性。其機理主要是通過金屬在根部的積累、沉淀或根表吸收來加強土壤中重金屬的固化。如,植物根系分泌物能改變土壤根際環境,可使多價態的Cr、Hg、As的價態和形態發生改變,影響其毒性效應。植物的根毛可直接從土壤交換吸附重金屬增加根表固定。
2、園林綠化對策
(1)篩選培育超積累植物由于植物修復周期較長,如何提高植物的吸收效果、縮短修復周期是當前最受關注的問題,而選育超積累植物、提高土壤中重金屬的生物有效性則是改進植物修復的關鍵。為了提高植物修復技術的應用效果,必須對植物種及其變種進行篩選、得到對某一具體重金屬污染物具有超級修復潛力的植物,然后進行在苗圃中培育和生產。
(2)在園林設計中因地制宜選擇修復污染植物在進行城市園林綠化設計時,首先應對綠化土壤進行調查,了解土壤中所含污染物,然后本著先治污后美化的原則進行設計,設計者應了解各種園林植物的生態特性、種植地的環境條件特別是土壤中的污染元素,充分利用現有的土壤植物修復成果,結合園林綠化實際因地制宜,選擇綠化植物品種,在被污染土壤上營造出既能適應又能修復土壤,且景色宜人的近自然植物群落。
(3)在園林施工時增加環境質量監測由于城市土壤與自然土壤相比,土壤物理特性和化學特性均發生了很大變化,有的已經被污染,在園林施工時應對施工單位進行資質審查,制定綠化施工質量標準和技術規范,對綠化地整地栽植技術排水流向施工中裸露地處理等方面做出規定,不僅要實行工程質量和進度監理,更主要的是要進行環境質量監測。
更多相關信息 還可關注中鐵城際公眾號矩陣 掃一掃下方二維碼即可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