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公路港停車場規劃與設計
物流園區不僅是大量貨物的集散地,需要處理各式的裝卸貨物車輛; 車輛的停放至關重要!
站場里入駐物流企業的集合地,公務車輛和個人車輛也會大量存在。正足由于裝卸車輛、辦公車輛和職員用車等的存在,停車場的設置必不可少。
1停車場設計的原則包括:
1按照物流園區規劃確定的規模、用地與城市道路連接方式等要求及停車設施的性質進行總體布置。
2停車設施出入口不得設在交叉口、人行橫道、公共交通停靠站處,一般宜設置在次要干道上,如需要在主要干道設置出入口,則應遠離干道交叉口,并用專用通道與主干道相連。
3停車設施的交通流線組織應盡可能遵循“單向右行”的原則,避免車流相互交叉,并應配備醒目的指路標志。
4停車設施設計必須綜合考慮路面結構、綠化、照明、排水及必要的附屬設施的設計。
物流園區停車場的設計主要涉及停車場停車方式的設計、停駛方式的設計,停車場面積的確定、停車場出入廠的設計和其他相關設計。
停車場停車方式設計
0 1平行式
平行式停車車身方向與通道平行,是路邊停車帶或狹長地段停車的常用形式,如下圖所示。
平行式停車方式
特點:所需停車帶最小,駛出車輛方便,但占用的停車面積最大。用于車道較寬或交通較少,停車不多、時間較短的情況,,還用于狹長的停車場地或做集中駛出的停車場布置,也適用停放不同類型車輛及車輛零來整走。
0 2垂直式
垂直式停車車身方向與通道垂直,是最常用的停車方式,如下圖所示。
垂直式停車方式
特點:單位長度內停放的車輛最多,占用停車道寬度最大,但用地緊湊且進出便利,在進出停車時需要倒車一次,因而要求車道至少有兩個車道寬。
0 3斜放式
斜放式停車車身方向與通道成角度停放,一般有30°、45°、60°三種角度,如下圖所示。
傾斜式停車方式
特點:停車帶寬度隨車長和停方角度有所不同,適用于場地受限制時采用,車輛出入方便,且出入時占用車行道寬度較小。有利于迅速停車與疏散。
缺點:單位停車面積比垂直停放方式要多,特別是30°停放,用地最費。
停車場面積
停車場面積的計算并沒有統一的標準,影響停車場面積的主要因素包括停車位的數量、停車場停車方式的選擇、單個停車位的長度和寬度、車輛回轉空間和其他因素等。
(一)停車位的數量
物流園區停車位的數量應該結合土地的使用條件、停車車輛的主要類型和物流園區貨運量以及公務量等因素綜合得出。停車位的數量可適當增多以滿足尖峰時刻的需要量。
(二)停車場停車方式的選擇
在一般情況下,當車輛數量相同時,平行式停車方式所占用的停車場地面積最大;而相比之下垂直式停車方式占用的面積最小,而斜列式停車方式所占的面積居中。
(三)停車位寬度
停車寬度一般和車輛的類型和車輛之間的間距密切相關。不同車輛的寬度如表所示。
車輛之間的間距應該根據車輛的種類和規格的不同而不同,一般根據車門的開啟范圍取值。大型車輛的間距為1~5米,中型車輛的間距在1.3~1.5米,而小型轎車在0.7~1.3米。
不同車輛的寬度單位:m
寬度 |
寬度 |
||
微型車 |
1.6 |
大型客車 |
2.5 |
小型車 |
1.8 |
鉸接客車 |
2.5 |
輕型車 |
2.1 |
大型貨車 |
2.5 |
中型車 |
2.5 |
鉸接貨車 |
2.5 |
(四)停車位長度
停車寬度一般和車輛的類型密切相關。與停車位寬度不同的是,停車位的長度較為固定。不同車輛的長度如表所示。
不同車輛的長度單位:m
長度 |
長度 |
||
微型車 |
3.5 |
大型客車 |
12 |
小型車 |
4.8 |
鉸接客車 |
18 |
輕型車 |
7 |
大型貨車 |
10 |
中型車 |
9 |
鉸接貨車 |
16.5 |
(五)車輛回轉空間
設計停車場時,必須對運輸車輛回轉空間進行分析。回轉空間的寬度主要取決于車輛本身的長度和倒車所需要的路寬。車輛倒車路寬和車輛停車位寬度有關,即停車位寬度越寬,倒車路寬越小。通常取車輛倒車路寬為車輛長度,回轉空間的寬度就等于車輛本身長度的兩倍加上留出的余量。
(六)其他相關參數
根據停車方式和停駛方式,給出了微型車、小型車、輕型車、中型車、大貨車和大客車六種車型下停車場的參數。具體如表所示。
出入口設計
出入口是停車場與外部道路連接點、車輛出入的通道,應方便車輛到達停車泊位,停車場出出入口處應做到視線通暢。
(一)出入口的數量
停車泊位數越多,出入車輛就越多,出入口的數量也需要相應增加。50輛機動車停車場,可設置1個出入口;50~300個停車位的停車場,應設2個出入口;大于300個停車位的停車場,出口和入口應分開設置;大于500個停車位的停車場,出入口不得少于3個。
(二)出入口的位置
停車揚的出入口不宜設在主干路上,可設在次干路或支路上并遠離交叉口。當機動車停車場設置兩個以上出入口時,其出入口之間的凈距須大于10米;大于300個停車位的停車場,分開設置的出、入口之間的距離應大于20米。
(三)出入口寬度
停車場出入口不應少于兩個,其凈距宜大于10米;條件困難或停車容量小于50個時,可設一個出入口,但其進出通道的寬度宜采用9~10米。
其他設計
物流目區停車場其他設計包括附屬設施設計和綠化帶的設計。附屬設施包括了駕駛員休息室、管理室、修車場、加油站等設施,同時,包括停車場的排水設施的設計。排水設施的設計尤為重要,應該結合地形找出可能的積水點,進行合理的排水設計,否則一旦遭遇大雨可能嚴重影響車輛的行駛。
綠化帶的作用有防止暴曬保護車輛、凈化空氣、防塵、防噪音的作用。綠化帶的種植種類可以是喬木、綠籬植物、觀葉灌木和地被植物。綠化帶可以種植1~2排植物,樹高可以在1~1.5米,綠化帶寬度在1~1.5米。也可以選擇樹池作為綠化方式。
3停車場停駛方式設計:
物流園區內場地及道路的情況是車輛停駛方式設計的根本依據之一。具體的停駛方式有三種:
前進式停車、后退式發車
此種方式停車迅速,發車時不宜迅速疏散,常用與斜向停車,如圖所示。
前進式停車、后退式發車
后退式停車、前進式發車
此種方式停車較慢,發車迅速,平均占地面積少,是常用的停發車方式如圖。
后退式停車、前進式發車
前進式停車、前進式發車
此種方式停車迅速,發車迅速,但平均占地面積大,常用于公共汽車和大型貨車停車場如圖。
前進式停車、前進式發車
4通道設計
園區內建筑通道設計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滿足物流作業的需要。合理的通道設計,對物流園區內的運作流程、作業效率和空間布局都會產生巨大的影響。
(一)通道設計原則
1.流向原則
在物流園區庫房通道內,人員與物品的移動方向要形成固定的流通路線。
2.空間經濟原則
以功能和流量作為設計的依據,提高空間效率,最大化通道的效益。空間經濟性一般在大廠房的通道設計上可以實現。在一個6米寬的庫房內,至少應該有一條寬1.5~2米的通道,通道面積占有效地板面積的25%~30%。而在一個180米寬的大型庫房內,即使設計3條約3.6米寬的通道,通道面積也占有效地板面積的10%~12%。
3.安全原則
安全性原則不僅需要保證在日常作業時,機器設備和人員的安全,而且應該保證在遇到緊急情況時人員便于撤離和逃走。
4.交通互利原則
此原則是指各類通道不能互相干擾,次級通道不能影響主通道的正常作業。
(二)通道類型
通道一般有如下類型。
1.工作通道
工作通道是物品進入庫房和物流作業的通道。主要有兩種類型。
主通道。它連接庫房的進出門,道路最寬,同時允許雙向通行。
輔助通道。它連接主通道和各個作業區域,一般垂直于主通道。
2.員工通道
員工通道是指為員工進出特殊區域的通道,一般應該維持最小數目。
3.電梯通道
電梯通道是提供出入電梯的通道,設置時,不應該受任何通道阻礙。通道寬度至少與電梯寬度相同,距離主要通道3~4.5米。
4.服務通道
服務通道是為了存貨和驗貨提供大量物品進出的通道,應盡量限制。
5.其他通道
為了公共設施、防火設施或緊急逃生所需要的進出道路。
(三)道路設計內容
通道的設計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內容,即通道的布置形式和通道的寬度設計。
1.通道的布局形式
根據物流園區的作業流程和特性而言,一般采用中樞式通道布置。中樞式通道布置中,主要的通道穿過庫房中央地帶,有利于連接各個作業區,有效利用空間。對于其他不同的作業區,根據作業性質不同,通道的布置形式也有不同的形式。
2.通道的寬度設計
通道的寬度設計是通道設計的另一項內容。通道的寬度計算主要分為3類:直線通道寬度的計算、丁字形通道寬度的計算和直角通道寬度的計算。在通道寬度的計算中應該留有適當的作業余量以保證正常的運行。物流園區庫房內各種通道寬度的參考值如下表所示。
庫房內各種通道寬度的參考值 單位:m
通道的類型 |
寬度 |
通道的類型 |
寬度 |
|
主通道 |
3.5-6 |
側面貨叉性型車 |
1.7-2 |
|
輔助通道 |
3 |
堆垛機 |
直線單行 |
1.5-2 |
人行通道 |
0.75-1 |
直角轉彎 |
2-2.5 |
|
小型臺車 |
車寬加0.5-0.7 |
直角堆疊 |
3.5-4 |
|
手動叉車 |
1.5-2.5 |
伸臂、跨立、轉柱 |
2.1-3 |
|
重型平衡叉車 |
3.5-4 |
轉叉窄道 |
1.6-2 |
|
伸長貨叉車 |
2.5-3 |
(四)通道設計的簡要順序
通道設計時,應該最先設計工作通道,因為工作通道是物流中心庫房內部作業的核心通道。在工作通道確定時,應首先確定主要通道以及出入大門的位置,其次再根據主要通道規劃輔助通道,最后設計其他的通道。
(五)通道設計的影響因素
通道設計的一些主要影響因素有:通道的形式;貨物的批量;貨物的性質,如貨物的外形尺寸;存儲設施設備的形式和尺寸;搬運設備的形式、尺寸和旋轉半徑;服務區域的位置;地板的承受能力;防火墻位置;建筑柱網結構,包括柱間距等;電梯及斜道位置等。
更多相關信息 還可關注中鐵城際公眾號矩陣 掃一掃下方二維碼即可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