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江蘇加快智慧公路建設,加快推進普通國省道三維數字化
交通運輸是現代化的開路先鋒。改革開放以來,江蘇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發展迅猛,交通運輸網絡越織越密,成為全省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近年來,江蘇更是大力推動數字化、智能化的新一代基礎設施發展,促進公共出行、物流快遞等民生領域智能化的同時,也為低空經濟、無人駕駛等新興產業厚植發展沃土。
從“三條鐵路”到綜合網絡
交通基建“跑”出發展動力
眼下暑運正熱。近日,記者來到南京南站,雖然正值高溫天氣,但站內客流量依舊較大,旅客的出行意愿絲毫不減,隨處可見拖家帶口外出旅游的人群。“孩子喜歡旅游,趁著暑假有時間,我們準備帶著他把千島湖、西湖和太平湖都看一遍。”南京市民戴小冬女士告訴記者。他們一家所乘坐的即是今年6月完成首發的長三角G8388/9/8次“超級環線”高鐵列車,途經蘇州、無錫、常州、南京、九華山、黃山、杭州,終點是上海虹橋站,一路串起長三角黃金旅游線。
“超級環線”的誕生,得益于包括江蘇在內長三角鐵路建設的日益完備。自改革開放以來,江蘇交通基礎設施能力快速增長,交通運輸發展始終走在全國前列。1978年,江蘇只有新中國成立前建成的京滬鐵路、隴海鐵路、寧蕪鐵路3條鐵路。而如今“超級環線”串聯的7條鐵路,就有滬寧高鐵、寧蓉鐵路、寧安鐵路、滬昆高鐵這四條途經江蘇的鐵路線。截至2023年年底,隨著滬寧沿江高鐵開通運營,我省高鐵里程已超過2500公里,居全國前列。
交通基建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大動脈”。“這條‘超級環線’把長三角經濟人口最稠密、經濟最發達的滬寧、滬杭地區和旅游資源最豐富的浙西、皖南地區有機銜接,有利于實現經濟互補和長三角經濟融合發展。”長三角交通一體化研究中心——區域鐵路與軌道交通聯合研究基地主任楊彥生告訴記者。在這個夏天,“超級環線”為長三角旅游產業助力頗多,7月1日以來,日均有約4000名旅客乘坐“超級環線”出行。
江蘇交通基建的發展不僅是鐵路,阜溧高速公路建湖至興化段建成通車;龍潭長江大橋、常泰長江大橋順利合龍;徐州觀音機場T1航站樓改擴建項目建成投運;京杭運河蘇南段等標志性工程啟動……記者從省交通運輸廳獲悉,今年上半年,全省公鐵水空基礎設施建設預計完成投資1298億元,占年度計劃的59%。近日,北沿江高鐵滬寧段、寧馬城際鐵路(南京段)先后完成首個特大橋架設和首個高架區間貫通。今年下半年,我省還將全力加快重大項目建設,確保完成投資2200億元。
從指揮交通到智慧交通
數字基建“跑”出便利民生
近日,以舊換新成為各地、各行業“熱詞”。常州公交也計劃在年內更新350輛純電動公交客車。據常州公交集團機務技術部副部長衡健回憶,從2015年起,常州就開始陸續引進新能源公交車,如今已有1819輛新能源車,占總數的90.36%。而和2015年相比,常州公交更新的不只有車輛本身,智慧站臺、數字化線網分析系統等“數字基建”,更是讓居民的乘坐體驗日新月異。
在常州遼河路、長江路交叉口,常州公交BRT智慧站臺已經實現無人值守。相較于傳統的人工服務站臺,BRT智慧站臺安裝了智能售檢票系統,站臺無須配置工作人員,乘客在智能閘機上自助完成刷卡、掃碼、投幣支付后,通過智能閘機便可快速進站候車。衡健告訴記者,這是常州公交貫徹《江蘇省智慧交通建設實施方案》,響應智慧交通新基建布局,利用信息技術支撐信用交通建設目標,進一步推動常州公交集團深化改革和提質增效邁出新的步伐。
數字交通是未來交通發展的趨勢和關鍵,而“新”基建則為數字交通提供了底層的數字基座。在無錫經開區、惠山區、錫山區和新吳區,市民已經可以乘坐路線不固定、線上“隨叫隨到”的“網約公交”。只需用手機“約車”,花上3塊錢并到附近的公交站臺或虛擬站臺上車,即可前往學校、醫院、公司、商業區等,享受“點對點”的快捷出行便利。這樣的定制化公交出行服務,背后依靠的正是無錫公交數字底座的支撐。“我們不僅有‘無錫智慧公交’App和‘無錫云公交’小程序這兩個線上平臺來提供服務,還能夠運用大數據算法,依靠系統在后臺進行車輛的調配,為沿線乘客安排拼車出行服務,并依據數據分析不斷優化線路設計,設置更多的虛擬站點,提升整個線路的運行效率。”無錫公交集團副總經理巫昌文表示。靈活便利的動態公交,尤其受上下班高峰期的打工人歡迎。截至目前,無錫“網約公交”累計用戶數超1.6萬名,完成訂單10余萬單,服務乘客超10萬人次。“人們的出行方式和出行習慣已經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我們公交企業要想推出定制化服務,就必須依托數字化轉型,對數據進行建模和分析,來優化我們的線路與服務。”巫昌文指出。
從無人駕駛到低空領域
智慧基建“跑”出產業沃土
近日,武漢“蘿卜快跑”無人出租車刷屏社交媒體,車聯網應用會如何影響交通運輸服務產業引發大量關注。而在如今的蘇州相城區,無人快遞車已經實現進小區、進寫字樓、進商超、進政府、進學校等“五進”重點場景全覆蓋,目前全區投入的41輛無人快遞車,日均可為市民配送約14000件快件。而這還只是相城“無人車”產業的板塊之一,無人環衛車以及無人售賣等場景都已從試點應用逐步走向商業化運營。在相城區車聯網先導區的建設運營單位——先導(蘇州)數字產業投資有限公司生態運營副總裁茅志強看來,相城這座“智駕之城”的崛起,離不開數據控制平臺、智慧道路及設備等交通“新”基建項目的完善。“我們的智能網聯道路已通過城市開放道路向高速公路、國省干道以及隧道延伸,里程擴展至超250公里,道路測試和示范應用范圍已逐步提升至全域489平方公里、道路1906公里。”茅志強指出,同時,基于蘇州市智能網聯云控平臺,當地車聯網企業可以和相關監管部門以及運營單位共享車輛監管、態勢感知、運營維護等信息。當前,相城區正加快推動占地面積超10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近50萬平方米的新基建智能交通項目建設,預計年底整體竣工,打造成長三角地區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標桿。
交通“新”基建,加速開辟產業新賽道。在無錫,丁蜀機場已成為無錫發展飛機設計研發、部件生產、機場建設運營等低空經濟上下游產業和服務業最重要的基礎設施。無人機牽引技術在跨高鐵工程上架設導線、無人機航拍協助處理違章建筑和環境污染等應用先后落地,今年6月,首架本土制造的道尼爾海翼DS-2C 水陸兩棲輕型運動飛機在丁蜀機場實現首次水上試飛,未來進入市場后可滿足空中游覽、私人飛行、飛行培訓、應急救援等低空經濟多元化發展需求。
據悉,江蘇正加快數字交通產業和平臺經濟發展,省地聯動推進數字交通產業園建設發展。推廣智慧路網云控平臺、碼頭生產操作系統等技術產品。以交通重大工程牽引交通裝備制造業發展,推進交通建筑工業化基地布局。培育航空物流龍頭企業,指導搭建全省航空物流平臺。推動基礎設施“智改數轉網聯”,加快智慧公路建設,加快推進普通國省道三維數字化。加快智慧航道建設,力爭“十四五”末實現通航的等級航道電子導航全覆蓋。
更多相關信息 還可關注中鐵城際公眾號矩陣 掃一掃下方二維碼即可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