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云南探索地質災害防治創新之路,提升地質災害防治水平
為進一步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日前云南省自然資源廳印發《云南省2024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以下簡稱《方案》),作出2024年地質災害趨勢預測明確防范重點及防治對策措施,《方案》主要內容如下:
一、2024年地質災害趨勢預測及防范重點
(一)地質災害防范形勢
對比氣象歷史同期資料,重點分析我省基于高原地殼大幅隆升、深大斷裂發育,地震災害易發,普遍山高坡陡、巖石破碎,風化土層廣泛分布的地質環境特征,以及現有地質災害時空分布、發育特征、形成機制、成災模式,并結合2024年全省地震趨勢預測意見和近年來重大工程活動區影響,預測2024年全省地質災害防范形勢依然嚴峻,局部地區危害程度可能超過近年平均水平。
(二)地質災害高發時段
據省氣象臺預測,1—4月大部地區降水量正常至偏少,5月大部地區降水正常至偏少,雨季開始期接近常年,主汛期6—8月大部地區降水正常至偏多,秋季9—11月大部地區降水正常至偏少,雨季結束期接近常年。受降雨影響,我省地質災害高發時期為5月上旬至11月上旬,其中滇東北高發期還包括12月底至次年2月初的凍融期以及滇西北怒江流域(上游)2—4月的桃花汛期。
(三)地質災害高發區域
2024年我省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高發區域主要位于滇東北高中山區、滇西北“三江”流域高山峽谷區、橫斷山脈無量山西南段地區、大盈江流域、紅河中下游地區。公路與鐵路沿線、水利與電力建設區、礦山開采區等人為活動較強烈的地段,亦屬地質災害易發區域。
(四)地質災害重點防范區
1、怒江中上游貢山—福貢—瀘水崩塌、滑坡、泥石流災害高易發區。
2、瀾滄江上游德欽—維西—蘭坪滑坡、泥石流災害高易發區和瀾滄江中游巍山—南澗—云縣—景東—臨滄—鎮沅滑坡、泥石流災害高易發區。
3、金沙江中上游寧蒗—永勝滑坡、泥石流災害高易發區。
4、金沙江中下游永善—水富—鹽津—彝良—大關—鎮雄—威信崩塌、滑坡、泥石流災害高易發區。
5、巧家—東川—尋甸泥石流、滑坡災害高易發區。
6、盈江—梁河—龍陵—隴川滑坡、泥石流災害高易發區。
7、紅河流域新平—元江—紅河—綠春—金平滑坡、泥石流災害高易發區。
8、地震災區。
(五)重點防范縣(市、區)
2024年云南省受地質災害威脅較大需重點防范的縣(市、區)共64個,詳見下表。
(六)重點防范時段
全省地質災害重點防范時段為4—10月。其中,滇東北、滇西北還要重點防范1—2月凍融期,怒江流域(上游)還要重點防范2—4月桃花汛期。
二、地質災害防治對策措施
(一)切實做好全年地質災害防范應對
1、健全完善工作機制。按照“政府領導、部門聯動、分級負責、群測群防”要求,各負其責、各司其職,全力做好2024年度地質災害防范工作。省自然資源廳要結合國家、省機構體制改革,適時組織修訂《云南省地質災害應急指揮部工作規則》,進一步理順地質災害“防抗救”責任鏈條,完善工作機制。各地要發揮地質災害議事協調機構作用,組織編制年度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方案,完善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指導和督促各部門各行業相關責任主體認真履行防災責任。
2、強化隱患“三查”。各地要分別于每季度末完成一次全覆蓋地質災害隱患排查、巡查、核查。對學校、醫院、重大工程建設區、重點交通要道、重要設施周邊地區、主要景區景點、農村切坡建房等區域和部位,要組織開展動態巡查排查,及時掌握重大風險隱患變化,發現穩定性差、危險性大的隱患點要第一時間研處。同時緊盯短時強降雨、極端降雨、持續性降雨、夜間降雨和旱澇急轉等情形,加強風險預判,做到災情險情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
3、加強監測預警。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嚴格落實“1262”精細化預報與響應聯動機制,持續構建“一點多員”的群測群防管理責任機制和“五位一體”網格化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各級自然資源、氣象、水利、地震等部門要加強預報會商和預警聯動,提升“致災激發力何時何地出現”的預報預警能力,確保第一時間將預警信息發送至地方政府、相關部門、相關責任人、監測員和受威脅群眾。
4、組織開展培訓演練。各地要充分依托駐守專業技術隊伍、專家團隊,組織開展防災減災知識宣傳教育培訓,提高社會公眾自主防范和自救互救能力。針對重點區域和重要部位,嚴格執行“強降雨過程提前轉移緊急避險”制度,將主動避險轉移、提前撤離作為防范地質災害最為有效的手段,督促有關責任單位面向受威脅人員至少開展一次應急避險演練。
5、做好值班值守。各地要嚴格落實24小時值班值守、領導帶班、信息速報等制度,一旦發生地質災害災險情,務必按照重要緊急情況信息報告有關要求,嚴格執行電話首報、縣鄉直報(事件發生后30分鐘內以電話方式、1小時內以書面形式報告),做到“首報快、續報準、終報全”,堅決杜絕遲報、漏報、瞞報等現象。
(二)持續構建完善地質災害隱患風險綜合防御體系
1、切實加強調查評價。深入推進地質災害隱患“空—天—地”一體化監測識別體系建設,持續開展全省地質災害隱患遙感識別監測和地面核證,啟動開展15個縣(市、區)地質災害風險精準化調查。自然資源部門要會同相關技術單位加強數據集成,及時下發成果數據,為地方針對性開展排查巡查、監測預警提供“靶區”。
2、加快地質災害監測預警設備建設。要著力進行現有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系統運行維護與提升改造,加快推進分區域分類型地質災害預報預警、危險性預測等模型研究與構建,新增8個縣“隱患點+風險區”雙控試點建設,加強“網格巡查員+監測設備+氣象風險預警”相結合的風險防控模式應用研究,探索“一區一碼、一碼管災”的二維碼管理手段技術推廣和應用。
3、穩步推進綜合治理和避險搬遷。全面梳理核實各地治理項目情況,對達到要求的及時錄入項目庫;對已實施但資金執行進度嚴重滯后的,認真查找滯后原因,采取有力措施督促整改;確實無法繼續實施的,進行專項清理,進一步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4、加強應急體系能力建設。加快地質災害應急專業隊伍裝備、技術系統更新,確保滿足應急調查、監測預警、災情險情評估和決策支持等應急救援技術支撐工作需求。推進基層應急體系能力規范化、標準化建設,加大對基層應急救援專業技術培訓指導力度,加強應急通信保障能力建設,不斷提升突發地質災害事件應急處置能力。
5、優化專業隊伍駐守機制。各地各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繼續堅持專業技術隊伍“駐州(市)包縣、駐縣聯鄉”工作機制,優化機動防御工作內容,加強對地方地質災害風險防范和應急處置等工作的技術指導。各地可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和勞動力成本增長情況,適當調整地質災害監測員補助標準。
(三)全力推動國債項目高質量實施
1、按期推進增發國債項目建設。2023年增發國債項目是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防災救災減災的重大決策部署,是關系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之舉,是保障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長遠之策。各地要扎實抓好項目前期工作,嚴格按照項目申報時承諾時限,加快辦理用地、規劃等各項審批手續,確保項目按期開工建設。
2、保障項目和資金質效。要強化項目質量控制和過程管理,細化項目實施計劃和建設時序安排,在確保工程質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加快項目建設進度,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確保早日建成發揮效益。各級財政部門要按照國債資金使用和監管有關規定,會同自然資源部門開展資金專項核查,實行績效目標全過程監管,確保資金安全、合規、高效。
(四)持續提升地質災害防治科技水平
1、強化科學技術研究與人才培養。強化地質災害防治產、學、研協同創新,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充分發揮自然資源部批準的重點實驗室平臺功能作用,拓展與相鄰行業與地質災害科研的密切融合,培養復合型地質災害防治人才。
2、加快科技系統平臺建設。通過逐步建成地質災害遠程會商系統和國家—省—市—縣四級互聯互通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系統,完善地質災害信息化平臺服務功能,顯著提升全省地質災害防治能力。
3、加強關鍵技術科研攻關。全力推進烏蒙山區重大地質災害問題與科技支撐研究,推動“烏蒙山區重大地質災害易災機理、監測預警和風險防控研究與運用”重點研發工作。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聯合骨干企業,加強地質災害人員被困規律等課題研究,開展云南怒江流域上游段重大泥石流災害數字孿生監測預警技術研究與示范應用,不斷解決裝備、技術、能力等方面的短板弱項,為下一步在各類地質條件下開展防治、救援等工作打好基礎。
中鐵城際規劃建設有限公司是集規劃、項目策劃、產業政策研究咨詢、全過程咨詢、勘察、測繪、設計、數字化服務、科研開發于一體的高新技術型集團企業。我們堅持以地方政府智庫服務為主導,以基礎設施技術(市政、公路、建筑等)為基礎,以生態與環境技術、地災治理、勘察、測繪、園林設計為輔助,以區域經濟研究、產業策劃為亮點,以項目整體策劃、全過程工程咨詢、EPC總承包為新方向。公司秉承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開發多元產業,用先進的理念和精湛的技藝,真誠為廣大客戶提供“全過程、全產業鏈、全生命周期”的集成式的技術與智能化服務。
更多相關信息 還可關注中鐵城際公眾號矩陣 掃一掃下方二維碼即可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