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城市道路工程路面結構設計原則及設計方案
路面結構,屬于城市道路項目工程總體設計內容的關鍵點,設計質量高低與否,直接關系著城市道路項目工程總體的設計建設質量和效果。鑒于此,本文主要圍繞著城市道路項目工程當中路面結構的設計原則和方案開展深入的研究,以便于后期在城市道路項目工程當中能夠高效化落實路面結構層面的設計實踐工作。
關鍵詞:城市道路;工程;路面結構;設計原則;方案
城市規劃建設發展步伐日益加快,帶動了城市道路的規劃建設發展,以至于城市道路項目工程逐漸增多,對路面結構部分設計提出更高要求和標準。可以說,路面結構是城市道路核心構成部分,也是城市道路項目工程重要設計部分,關系著城市道路建筑總體建設質量和使用安全,這就決定了落實好城市道路項目工程總體路面結構方面設計實踐工作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對此,深入研究城市道路項目工程當中路面結構的設計原則和方案,現實意義較為突出。
1 設計原則和技術標準
1.1 設計原則
一是,依據國內較高等級的道路實際上使用功能方面所潛在問題,路面結構部分設計堅持強基薄面及穩土基這一基本設計原則,則以全壽命周期成本費用這一理論為基礎,設計實踐中借助力學性能和使用性能,實施雙控形式指標設計,對路面結構及材料實施合理優化;二是,堅持實事求是這一項基本原則,有效結合項目工程地質及各方面環境等實際情況,以經濟、技術為基礎,首選半剛性的路面為結構設計實施方案;選定路面材料期間,需結合氣候特點、工程交通、交通量、車速、輪胎壓力、荷載情況等基本條件,注重路面結構部分針對性的設計;三是,堅持實用性這一基本設計原則,要求在設計實踐中需要結合國內較高等級的瀝青路面在初期和早期損害現狀,確保路面所有結構層的材料選定均可凸顯出優良應用性能,保證其質量穩定可靠;四是,堅持質量保證基本設計原則,要求針對于瀝青面層實際厚度,務必要綜合考慮到施工質量、使用性能、力學性能各個方面。瀝青面層的結構厚度務必要和混合料的公稱尺寸處于相互匹配狀態,保證結構層具備良好穩定性,并不會對后期施工建設產生影響,防止離析現象產生,為路面的壓實質量提供保障;五是,堅持生態環保性這一項基本設計原則,以充分滿足于交通功能為基礎,盡可能地選定降噪、環保生態化路面材料,以確保可滿足于道路沿線環保、生態化等各項基本需求[1]。
1.2 技術標準
①在工程主線和地面軸道的道路等級方面。主線為城市一級的主干路、地面軸道為城市一級的次干路;②行車速度計算。主線為50km/h、地面軸道為40km/h;地面軸道為60m紅線寬度,屬于雙向的四車道;③荷載等級。路面荷載設定為BZZ-100的標準軸載、土基的回彈模量是30Mpa;最大的填土高度:為確保城市道路維持通透性視覺狀態,設定其最大的填土高度為3m以下;④車行道的寬度。大小型車輛混行為3.75m、小型車輛專用車道則是3.5m[2]。
2 設計方案
2.1 在結構材料方面
所謂結構材料,即為城市道路項目工程重要設計節點,務必要結合工程路面總體設計需求和情況,合理地選定。如某城市道路項目工程,屬于城市路網核心構成,總體長度約為0.73公里,為30m寬度。該城市道路項目工程在結構材料具體選用方案:一是,面層材料,以上中下這三個部分為主,瀝青屬于主要材料,此路面結構部分設計,依據常用瀝青級配,將其合理分配至不同的面層使用;二是,下封層結構材料,主要用于面層加強及基層連接處理,避免相連的層面有側滑現象產生,以改性瀝青為吸收膜,將側滑現象實際發生概率降低;三是,選定基層材料。做好試驗分析工作,將基層強度指標設定好,結合該指標,選定好可用基層材料,以水泥穩定的砂礫材料為主,將基層結構剛度、密實性及強度提升,以保證路面結構總體設計質量。
2.2 在新建道路的路面結構方面
新建道路的路面結構部分設計實施方案包含四個部分,即為:一是,主線的行車道部分設計實施方案,是新建道路當中路面結構部分設計核心,依據城市道路現行標準和要求,該主線處行車道不同的層面,需選用相對應混合材料,以砼為主,新建路面上部分面層,選用改性瀝混,5cm厚度,采用75cm應力的吸收膜,在中間結構部分則選定中粒形式瀝混,厚度以4-6cm為宜,而下方厚度則可適當增大,以8cm為宜,材料以粗粒砼為主,可對路面結構起到良好穩定作用,基層需在30cm左右,墊層厚度則為30cm,針對其具體的厚度參數還需要結合具體情況予以合理設定;二是,地面軸道的行車設計,以上下兩個部分為主,中間部分設計需取消,上部分設計粗粒形式瀝青5cm結構,下部分需結合具體情況予以合理化設定,但大部分需設定5cm粗粒形式;墊層和基層厚度以30cm為宜;三是,非機動車的車道設計實施方案當中,需設20cm墊層,以天然砂礫材料為主,厚度以20cm為宜,選定內含5%水泥砂礫,且穩定性良好,避免對基層結構性能產生不利影響,其面層厚度以4.5cm為宜;路面結構部分非機動性車道結構厚度務必要把控至44cm范圍內;四是,人行道部分結構設計實施方案區別于非機動車,面層以上下兩部分為主,選用水泥砂漿、預制砼透水磚,厚度分別是4cm、7cm,墊層、基層和非機動的車道結構所用材料務必要保持一致性,其厚度需以15-20cm為宜[3]。
2.3 在改建道路的路面結構方面
城市道路項目工程當中,改建道路較多,針對改建道路實施路面結構部分設計實踐工作。城市道路項目工程當中改建道路的路面結構具體設計期間,通常會涉及到挖除結構和翻挖結構等這些情形,通常需將舊的路面結構處理好,而后再設計新的路面結構。那么,對于改建道路的路面結構方面設計實施方案,詳細如下:一是,吸收膜式結構。結合修改標準和要求,可劃分成底基層、基層這兩個部分,其基層的厚度是30cm,而底層則需結合具體情況予以合理確定;二是,車行道部分結構,其下部分設計厚度即為7cm,以粗粒式的瀝混為主要材料,而上部分結構厚度則為4cm,以細粒砼為主要材料,以維持上下面層穩定狀態,分兩層開展施工作業活動,選用砂礫施工材料,底部基層為30cm厚度,選用天然的砂礫,為底部基層穩定性提供保障。
2.4 其余注意要點
城市道路項目工程當中設計路面結構實踐中,還務必要著重考慮到各項工程指標之間差異性,要結合路面結構實際設計需求及具體情況,妥善落實好設計實踐工作。對此,這就要求廣大設計者注重對這些指標的細致分析與研究,結合路面結構實際設計需求和具體情況,考慮到眾多影響到路面結構各項因素,針對性、有效性地設計路面結構,以保證城市道路項目工程當中路面結構總體設計效果。
3 結語
從總體上來說,城市道路項目工程當中路面結構部分設計實踐中所需遵循原則較多,所涉及到的內容和環節也相對較多。文中所羅列出關于城市道路項目工程當中路面結構部分設計實施原則及方案僅供參考,在今后城市道路項目工程當中路面結構部分設計實踐工作中,不僅要遵守各項基本原則,還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和各項設計標準,科學合理地優化、改進設計實施方案,以保證設計方案具有較高可行性、可靠性等,為城市道路項目工程當中路面結構部分設計效果和質量提供保障。
更多相關信息 還可關注中鐵城際公眾號矩陣 掃一掃下方二維碼即可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