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城市中心區交通
作為功能與地理位置的核心,城市中心區的特征是公共活動強度最高,建筑密度大,交通指向性集中,城市道路面積有限,機動車交通增長迅猛。隨著各種各樣的城市功能向城市中心聚集,中心區環境日益惡化,人口密度過高,開敞空間不斷減少,公共社會空間不足,交通日益擁堵。而且,由于城市中心區的高度繁榮,停車位的需求量越來越大,中心區的停車也越來越難,“城市中心區的交通問題越來越嚴重,甚至趨向惡性循環(Vicious Circle)”。因此,解決復雜的交通問題是創建文明、高效、豐富的城市中心區的重要保證。
中心區道路應該有相對明確的分級。根據交通和區域主要功能,中心區道路分為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三級。主干道為交通性道路,要求運行效率高,以非行人交通為主,連接中心區和城市其他區域;次干道適宜人車平面分離式,組織中心區內部交通;支路是中心區生活性道路,以步行為主。交通性道路以解決中心區內部交通和對外交通功能為主,承載人流、車流和物流,提倡人車分流,提高交通運行效率;生活性街道為提供日常休閑、娛樂、購物和餐飲等空問場所,以人行為主;交通性和生活性相結合的道路,需要有商業性生活道路區域。
為了改善城市中心區空間環境,提高空間效率,同時也為了解決中心城區交通擁擠的問題,國外許多城市十分重視公共交通和步行系統的發展,這方便了城市公眾的聚散,為城市中心區帶來了無限活力。
世界各國經驗表明,在中心區建立多層次的立體交通網絡,大力發展城市軌道交通(地下鐵路交通)有助于解決復雜的城市交通問題。通過合理規劃布局,形成地下鐵路、地面交通和空中軌道(道路)的多層次立體交通體系,將城市中心區大多數的城市交通網絡轉移到地下層,開放地面空間作為步行道路,并引入自然景觀,把人類活動與行車區隔開,緩解城市中心區的動態交通壓力;通過配建大量的停車設施(立體停車樓、屋頂停車場和地下停車庫等),緩解城市中心區的靜態交通壓力。在這個立體交通網絡中,城市地下道路和城市軌道交通無疑能夠起到巨大的作用。
過境交通是指不以中心區為起始點、目的地而僅作為經過地的交通,容易引發中心區交通量增加,誘發交通事故,占用中心區有限的道路資源。所以,世界各國城市都通過合理的方式把這種類型的交通疏解出去。
一方面,在中心區外圍設置快速交通環路,既滿足中心區與對外交通的有序連接,又有效地將城市交通截流于中心區外圍。發達國家也采用“可協調的適應性交通系統”,根據現場需要和系統容量由計算機及時調整交通信號,最大程度的發揮城市道路的作用。
另一方面,為疏解中心區過境交通,改善到發交通現狀,加強區域聯系,在現有城市路網的基礎上,結合城市中心區發展現狀,通過新建全封閉或半封閉的專用通道及越江隧道,相互之間進行合理有序的規劃,形成環狀、放射狀、網狀和復合狀的地下道路網絡系統。可以修建地下快速路,也就是在位于地面以下十多米處修建地下交通隧道,隧道中為機動車提供足夠的車道,隧道之間相互連接、四通八達,并通過匝道與地面道路和高架路形成立體交叉的空間交通系統。地下快速路具有較高的機動車通行能力,能充當穿越中心區的放射線或縱橫干道的快速路,不受惡劣氣候影響,全天候晝夜通行,把機動車流尾氣排污和噪聲對城市中心區地面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且不占用土地和空間,不破壞市中心歷史人文景觀和建筑,不影響地面行人步行和自行車交通。
上海的CBD核心區位于城市的中心,黃浦江與蘇州河的交匯處,西南面是歷史悠久的金融貿易區外灘,東部為新近崛起的小陸家嘴金融貿易區,北面是正在逐步實現功能轉換的北外灘,三足鼎立,構成上海CBD核心區黃金三角。但三者被黃浦江和蘇州河一分為三,這影響了CBD各區塊之間的溝通和聯系,不利于區域整合、功能協作和效應互補。協調好交通需求與功能發展的關系以及交通建設與區域環境的關系,是實現核心區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上海CBD核心區“井”字形通道ooo是適應CBD地區發展,加強區域內部交通聯系,提高交通輻射能力的道路系統優化方案的總稱。井字形通道總體上包括以下通道:4條全封閉或半封閉通道,東西通道、南北通道、外灘通道和北橫通道構成井字形的骨架;2條聯系核心區交通的越江通道:人民路隧道和新建路隧道;以及浦東、浦西相關的配套工程。其中,東西通道和南北通道將為中長距離及過境交通服務,新建路隧道是聯系北外灘地區和小陸家嘴地區的越江隧道,人民路隧道則溝通浦西外灘、南外灘地區與浦東小陸家嘴地區。距離延安東路隧道最近的南北兩處越江設施,不僅能分流延安東路隧道的車流量,還具有承擔浦西部分交通的二次越江功能。
核心區井字形通道工程好比在心臟搭橋,有助于在城市核心區緩解交通擁堵、優化中心城路網、提升城市功能。補充了南北向的交通能力;增加了貫通浦東浦西的東西向交通走廊,對于線路網的交通負荷起到了均衡作用,提高了城市交通的可靠性。而新增交通能力可以在相當程度上滿足區域功能開發帶來的交通需求增量,為核心區提供了多層次的連通服務,保證CBD能級的提升。
文章出自市政設計m.bjdfbt.com.cn,轉載請注明。
更多相關信息 還可關注中鐵城際公眾號矩陣 掃一掃下方二維碼即可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