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道路綠化設計的一些感悟
道路景觀環境是城市總體景觀環境中最主要的空間環境,作為城市景觀的第一構成要素,它對城市總體景觀起主導性作用,其它環境要素都要與它相聯系并受其制約。道路景觀環境由景觀建筑、景觀植物、景觀水體和景觀燈光等系統所組成。從物質屬性上來說,道路景觀是城市總體景觀的“骨架”和“脈絡”,從精神屬性上來說,道路景觀是影響人們對于城市印象做出評判的第一要素,因為道路既是人類公共生活的舞臺也是城市人文精神的綜合反映。
景觀建筑是道路景觀環境中最重要的環節之一,位于道路兩側的建筑物的優劣是衡量城市品位的一個重要標準。道路的空間特征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道路兩側構筑物的形式、功能、視覺印象以及社會職能所決定,而道路兩側構筑物所組成的連續而明確的界面——外立面——是使該道路乃至整個城市景觀產生鮮明個性的唯一主導性因素,具體表現為道路兩側構筑物的高度、立面風格、尺度、色彩、質感等。
景觀植物也是道路景觀環境中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因為植物景觀是城市景觀環境中最基本的構圖和功能元素,是城市景觀與風貌的重要標志,也是一個城市歷史文化延續變遷的見證和載體,更是一種重要的歷史文化資源。
景觀燈光是人們感知夜間城市空間環境的前提條件,各類人工照明和自然光相互疊加,形成城市不同的夜間空間視覺效果。在城市的不同地區各類光源對于環境的作用存在較大差異:在一些主要的交通干道,路燈是最主要的光源;而在一些商業街,路燈的作用相對較小,建筑內外照明、廣告等對光環境的影響度較大。就城市規劃管理而言,可控制的燈光照明主要包括以下四類:道路(廣場)照明、建筑(室外)照明、綠化景觀照明和戶外霓虹燈箱照明。就投資主體而言,上述可控制的燈光照明中,主要屬公共部分的有道路(廣場)照明,主要屬私人部分的有建筑(室外)照明、戶外霓虹和燈箱照明。
現代城市道路景觀體系除要求功能性與觀賞性的統一外,還注重生態性和可持續性原則。以景觀植物為例,除了體現植物的環保屬性;發揮植物的空間營造功能;突顯植物“色”、“形”、“聲”、“香”的觀賞效用外,還強調以生態學為指導,以生態園林理論為基礎,貫徹可持續發展戰略,而城市景觀建設的目標在于實現環境、社會與經濟之和諧共榮與永續發展。
道路綠化設計之平面構成應結合車行觀賞與步行觀賞之不同需求,以行車速率為基本之考量原則,或可將200米至500米不等之間隔為基本單元,單元間也可相為拼接。而單元內之植物配植應以自由流暢的曲線為基本表現手法,通過植物林帶及群落栽植的厚薄變化來營造空間感,力求表現出靜態植栽的動態效果。間隔之內的植物種植表現形式或可為帶狀結構,在后部區域以直線列植為主,在前部區域則是以曲線列植為主。同種植物栽植相對較為集中以控制整體形態效果,避免出現小范圍之混植。依常理解讀,道路綠化喬、灌、草之比值或以“三分天下”為“標準格式”。
個人竊以為,道路綠化之核心價值并不在于追求某一處節點、某一類間隔所用喬、灌、草之相關比值,也不在于一時、一地之植物特色展示,而是以整體配置之比值達到一種“不對稱之均衡”(不管是幾何構成,還是色彩搭配)為基本訴求。為避免視覺感受之類同,在連續單元之間或可穿插差異性之景觀節點,其表現之手法也或有下列之形式:孤植主景大喬木、配以景石和草質藤本、生態純林、圖案式植栽等。
在“標準間隔”之斷面空間內應做到前低后高,草地、小灌木(花灌木)、大灌木、喬木依次遞增高度。在突變的區域或可以喬木作純林配植,以產生大綠化的景觀效果。對于喬木品種的確定應考慮速生樹與慢生樹相結合的原則。又由于灌木品種成形快且易于修剪,因此在設計中也適當增加了大灌木的品種和數量,以期能保證道路綠化建成初期就有一定的景觀美譽度。為了滿足不同視點和距離觀賞的需要,或可將色葉花灌木所組成的綠帶布置在綠地外緣,色帶寬幅也作曲線變化,結合堆坡地形,突出現代園林景觀的時代特征。
分隔帶綠化的主要功能是按不同的行駛方向分隔車道,防止車燈眩光干擾,減輕對開車輛接近時司機心理上的危險感,或因行車而引起的精神疲勞,引導視線和改善環境。中央分隔帶的設計,在增強交通功能并能夠持久穩定方面,要求考慮通過常綠灌木實現,選擇時應重點考慮選用耐尾氣污染、生長健壯、慢生和耐修剪的灌木品種,一般可選用石楠、金葉女貞、紅花繼木、蜀檜柏、冬青等。在一些地段的分隔帶設計中,還可以組團式規則種植棕櫚、櫻花、西府海棠等特色小喬木來體現植物景觀的差異性。
機動車道和非機動車道之間的分隔帶綠化可以通過圖案簡潔的修剪式綠籬來完成,而機動車道之間的分隔帶則可以修剪灌木組成色塊圖案,配以球類,或也可選用珊瑚綠蘺。人行道綠化樹種選擇主要考慮從生態環保效應和不體現街區特色出發,力求提現多樣性與特征性相結合的美學思想。通過增加常綠樹種與落葉樹種的比例,促進道路綠化的環保效應,也可考慮在一些區段內選擇慢生樹種與速生樹種進行間種。行道樹林蔭帶結構應表現為通透形。行道樹下可設花壇,局部地塊還可種植雙排人道樹,對于10米寬綠線范圍地段的綠化設計,采用雙排行道樹可有效增大綠量。
綠化設計應與總體景觀環境相協調,配合夜景燈光,展示景觀環境的整體性。道路綠化景觀燈光的布局和設計應強調重點與一般、近期和遠期、晚上和白天、低視點和高視點,平常與節日相結合,形成點、線、面結合,動態伸展的規劃構架。根據規范要求以30米為基本模數于相臨行道樹的中間位置設置,路燈、燈桿和其他附屬設施應相互匹配,與街道的建筑環境相協調,并與其它街道設施風格統一。燈具色彩宜選用深色或灰色,以便與樹木的顏色融為一體。
景觀植物作為主體,要求單設光源,燈光照射亮度高、光色好、面積全、準確逼真地表達它們的形態。當景觀植物作為襯托時可與街道等其它照明相結合來設置光源,其燈光效果要求與周圍環境相協調,對形態的表現不拘于自然。當綠化景觀作為背景時應根據所襯托的景觀亮度來確定是否單設光源及照明的亮度大小,從而保證形成有效的亮度對比,并且亮度要求均勻統一,以表達背景的平面形態。樹木的全方位的投光照明可用兩個以上的投光燈置于樹木,向上照亮整個樹冠,形成的燈光效果立體感較好,強調樹木的自然形態。常用于作為主要元素的樹木照明。
對于特定方向的投光照明應將投光置于樹下向上照亮局部樹冠。常用于觀察位置固定的作為主景的樹木照明,或用于傳達某些環境信息,如引導作用等。對掛燈照明:以樹冠為依托,將彩燈直接掛于樹上照明。適用于樹冠豐滿的樹種,能創造出節慶氣氛。光源:若強調綠葉,宜選高壓汞燈,花葉混合或葉色不同,宜選顯色性好的金屬鹵化物燈等。燈具安裝,宜結合綠化形態設置或采取掩埋式。燈具形式:風格應與其它街道家俱風格統一。燈具色彩:深色或灰色。
更多相關信息 還可關注中鐵城際公眾號矩陣 掃一掃下方二維碼即可關注